联系人:
所在地:
课题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65003)
含三环菲骨架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材料用于偶氮类色素检测及构效关系
背景及意义:复杂样品的分离与分析是目前分析化学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由于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且其分子识别性受酸、碱、有机溶剂和加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小,用作固相萃取剂,可以克服样品体系复杂、预处理程序烦琐等不利因素。因此,食品、环境、生物等复杂样品中目标物的分离富集,已成为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
可再生资源松香的主要成分为树脂酸,具有三环菲结构。松香价廉、易得,天然无毒,环境友好。以改性松香为合成单体制备聚合物,具有性能稳定、用量少、交联度高等特点。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MIP具有硬度和韧性适中,高选择性及稳定性,有应用前景。这些特点对固相萃取材料的研究极为有利。
碱性橙Ⅱ、苏丹红Ⅰ、罗丹明B等合成色素,主要用于工业颜料及荧光试剂,与天然食用色素有着本质的区别,无任何营养价值,在机体内经生物转化,可形成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禁止在食品中使用。
一些不法商家为美化食品的外观,将其充当食用色素滥加滥用,以谋求更大利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食品中违禁色素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的重点。
然而,食品种类繁多,基质多样复杂,给食品检测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了有效地发现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并对其进行检测,食品样品的前处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因其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受到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主要论点及创新:本项目以违禁色素(碱性橙Ⅱ、苏丹红Ⅰ、罗丹明B、罗丹明6G、没食子蓝)为模板分子,合成了系列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了吸附热动力学、分子识别性能的研究。对合成过程中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投料比、反应温度、时间及聚合方法等诸多影响分子印迹聚合物构效关系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印迹效果,选择性,硬度和韧性,可作为新型固相萃取材料,用于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偶氮色素的分离和富集。所建立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MISPE-HPLC)食品中偶氮色素的分析方法准确可靠。
本项目获得了合成含松香基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材料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
获得了分离复杂样品中违禁添加色素的系列固相萃取材料。
阐述了分子印迹取合物对偶氮色素分子识别模型及选择性构效关系。
建立了MISPE-HPLC检测偶氮类违禁色素的新方法,为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宜的理论及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