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为机械工程领域。
大口径火炮自动供输弹系统由于其工作在高温、高压、强振动、强冲击、强电磁干扰环境,其工作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火炮装备的作战效能、生存能力及经济效益,得到了生产部门和使用部门的高度重视。
尽管自动供输弹系统不论在性能、技术指标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产品的实际使用中,仍存在故障率高、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严重影响系统正常的工作和效能的发挥。
项目针对武器装备中的核心部件(复杂供输弹系统)开展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为解决大型复杂自动供输弹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并建立一整套基于振动分析与电流分析为主要手段的大型复杂装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研制了针对自动供输弹系统的动态检测诊断设备与系统平台,填补了大型复杂供输弹系统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的空白,实现了新型武器装备自动供输弹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新发展。
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先进,构架的系统严谨有效,研究成果具有整体技术的领先性和实用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取得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
1)首次提出并发明了一种基于运动形态和冲击信号分析的高速自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2)提出了基于第二代小波变换和互信息熵理论的转管自动机故障检测与诊断新方法。
3)提出了基于故障树分析与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结合的自动供输弹系统诊断方法。
4)提出了基于空间运动解析的供输弹系统检测与试验方法。
5)提出了基于负载电流与角运动分析的复杂供输弹系统监测诊断理论与技术。
6)提出了基于局域波降噪和双谱分析的自动机故障诊断新方法。
7)提出了基于信息实时获取和广义形态学的复杂供输弹系统动态监测诊断技术与方法。
8)首次提出了基于多场信息融合的大型复杂供输弹系统故障诊断理论技术与方法。
经计算机文献检索,本项目研究成果在同类研究中属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复杂环境下自动供输弹系统的可靠性问题,经产品定型试验,系统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项目研究所突破的关键技术已经得到成功的应用。
本项目为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产生的经济效益为:新增产值20088万元,新增利税1607万元,增收节支1500余万元。
本项目为国营第六一八厂产生的经济效益为:新增产值15120万元,新增利税1209万元,增收节支2340万元。
本项目为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二研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为:新增产值1270万元,增收节支2350万元。
基于该项目研究,申请了发明专利5项,已获授权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0余篇,被SCI收录1篇,EI收录32篇,培养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20余人。
本项目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也可应用于其它复杂系统中,对促进行业的科技进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