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该研究探明了小麦玉米轮作不同施肥制度下褐土肥力的转化方向与机制。
构建了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肥力转化方向的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以土壤养分储备和供应过程与无机磷积累和无效化过程为主体的综合评价指标,实现了土壤肥力转化方向的量化预测与控制。
以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总体对不同施肥制度下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土壤生物活性作为冀东褐土肥力状况评价指标的适宜性。
揭示了单施化肥条件下高量施磷不利于低钙镁土壤形成良好土壤结构性能的机制,进而提出了低钙镁土壤构建土壤储备磷库的合理管理方式。
提出了冀东地区褐土有机无机配施合理施肥技术体系。
已在冀东地区累计推广应用2.682万hm^2,新增纯收益4503.82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冀东地区褐土面积48.1万hm^2,占本生态区土壤面积的43%,河北省褐土面积508.4万hm^2,全面推广应用后,将产生重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