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2313]无溶剂法相转移催化合成仲丁基二硫醚工艺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基础化学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二硫醚的制备工艺根据所使用的原料不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硫醇为原料,二氯乙烷、乙腈、丙酮、三氯甲烷等为溶剂,在单质溴、单质碘、双氧水、等氧化剂或钼盐等催化剂作用下,在室温下经催化氧化反应,合成二硫醚,一次反应产率在80﹪左右,但硫醇特别是低碳链硫醇有恶臭味,易挥发,对环境污染严重,对设备腐蚀性较强,因此除非有特定的原料来源,工业上一般不采用此合成路线;另一种是以卤代烃和二硫化钠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或相转移催化技术合成二硫醚,一次反应产率在60~90﹪之间,该方法具有反应迅速,转化率高,选择性好等特点,但常伴有大量“三废”。 该项目采用无溶剂相转移催化技术,以工业级仲丁基溴和硫化钠、硫磺为原料合成仲丁基二硫醚,该工艺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相转移催化技术 该项目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不仅能降低反应时间,提高转化率,反应条件温和,而且也克服了前期报道中采用均相合成反应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的缺点。 2.无溶剂技术 在先前的二硫醚合成路线中,无论以硫醇或卤代烃为原料,反应体系中都要加入溶剂以达到反应稳定或提高反应转化率的目的。该项目采用无溶剂法合成仲丁基二硫醚,不仅提高转化率,降低反应时间,而且简化了产品后续处理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在现有的文献报道中无此工艺。 3.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 我国目前还没有仲丁基二硫醚的工业生产装置。本工艺路线中,所用原料为仲丁基溴、硫化钠和硫,来源易得,价格便宜;合成过程简便,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原料转化率99.6﹪以上,产品收率86﹪以上,纯度达99﹪以上;工艺工程所产副产物少,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4.产品分离纯化简单易行 反应结束后,静置分层,即可得到无机相和有机相,达到分离目的。 5.副产物回收利用 副产物为无机相的溴化钠溶液,经蒸发结晶回收部分溴化钠晶体,该副产品至少可达到工业级,结晶母液可用于配置硫化钠溶液,达到循环套用的目的。 本技术成果经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查新(编号:2008223)证实,在国内外未见相同报道。 仲丁基二硫醚的主要技术指标: 1.外观: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 2.含量:≥99﹪; 3.相对密度(20℃):0.957g/ml; 4.折光率(nD20):1.4925; 5.沸点:212℃。
二硫醚的制备工艺根据所使用的原料不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硫醇为原料,二氯乙烷、乙腈、丙酮、三氯甲烷等为溶剂,在单质溴、单质碘、双氧水、等氧化剂或钼盐等催化剂作用下,在室温下经催化氧化反应,合成二硫醚,一次反应产率在80﹪左右,但硫醇特别是低碳链硫醇有恶臭味,易挥发,对环境污染严重,对设备腐蚀性较强,因此除非有特定的原料来源,工业上一般不采用此合成路线;另一种是以卤代烃和二硫化钠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或相转移催化技术合成二硫醚,一次反应产率在60~90﹪之间,该方法具有反应迅速,转化率高,选择性好等特点,但常伴有大量“三废”。 该项目采用无溶剂相转移催化技术,以工业级仲丁基溴和硫化钠、硫磺为原料合成仲丁基二硫醚,该工艺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相转移催化技术 该项目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不仅能降低反应时间,提高转化率,反应条件温和,而且也克服了前期报道中采用均相合成反应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的缺点。 2.无溶剂技术 在先前的二硫醚合成路线中,无论以硫醇或卤代烃为原料,反应体系中都要加入溶剂以达到反应稳定或提高反应转化率的目的。该项目采用无溶剂法合成仲丁基二硫醚,不仅提高转化率,降低反应时间,而且简化了产品后续处理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在现有的文献报道中无此工艺。 3.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 我国目前还没有仲丁基二硫醚的工业生产装置。本工艺路线中,所用原料为仲丁基溴、硫化钠和硫,来源易得,价格便宜;合成过程简便,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原料转化率99.6﹪以上,产品收率86﹪以上,纯度达99﹪以上;工艺工程所产副产物少,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4.产品分离纯化简单易行 反应结束后,静置分层,即可得到无机相和有机相,达到分离目的。 5.副产物回收利用 副产物为无机相的溴化钠溶液,经蒸发结晶回收部分溴化钠晶体,该副产品至少可达到工业级,结晶母液可用于配置硫化钠溶液,达到循环套用的目的。 本技术成果经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查新(编号:2008223)证实,在国内外未见相同报道。 仲丁基二硫醚的主要技术指标: 1.外观: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 2.含量:≥99﹪; 3.相对密度(20℃):0.957g/ml; 4.折光率(nD20):1.4925; 5.沸点: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