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1、 课题来源与背景; 现代水产养殖主要面临两大困难,一是随着集约化和工厂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不断增加,致使病害频繁发生,给渔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大量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防治疾病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破坏了水环境,而且导致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极大地危害人类健康,寻求病害防治的新方法迫在眉睫。二是养殖成本高,尤其是海水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非常高,有的到达50%左右,而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的比例又非常低,以石斑鱼为例,研究发现,当石斑鱼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比例为10-15%时,对其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而且,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用植物蛋白源来替代鱼粉,不但会降低鱼体增重,而且还影响肠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主要表现为皱襞高度降低、顶端脱落、固有层加宽等,导致其病理学和免疫方面发生相应变化,如何进一步提高植物蛋白源的使用量,而又不导致水产动物的肠道病变、免疫力下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技术原理及性能; 功能性氨基酸Arg能促进动物和人类的生长、抑制疾病,表明了它们在动物免疫防御和肠道功能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然而,功能性氨基酸在水产动物上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最近的研究发现,Arg及其代谢产物能显著影响鱼类的生长、免疫力及抗病力,并且有改善肠道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本项目以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点带石斑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摄食生长实验,研究点带石斑鱼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并添加不同水平的Arg后,对其代谢及点带石斑鱼代谢及免疫力相关敏感指标,建立点带石斑鱼Arg与代谢、肠道结构和免疫力之间的关系,从分子水平上探明Arg对鱼体营养代谢和免疫力的作用机理。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首次开展并阐明鱼类功能性氨基酸Arg 的营养代谢和鱼类肠道形态结构、免疫力之间的关系,丰富了鱼营养免疫学内容。 (2)将植物蛋白替代与功能性氨基酸结合起来研究,为点带石斑鱼实际饲料中进一步提高植物蛋白源添加量,降低饲料成本提供理论基础。 4、 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当石斑鱼饲料中豆粕替代30%的鱼粉蛋白,精氨酸添加量为0.5~1%时,石斑鱼生长最好,优于20%蛋白替代组。本技术适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
1、 课题来源与背景; 现代水产养殖主要面临两大困难,一是随着集约化和工厂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不断增加,致使病害频繁发生,给渔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大量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防治疾病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破坏了水环境,而且导致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极大地危害人类健康,寻求病害防治的新方法迫在眉睫。二是养殖成本高,尤其是海水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非常高,有的到达50%左右,而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的比例又非常低,以石斑鱼为例,研究发现,当石斑鱼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比例为10-15%时,对其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而且,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用植物蛋白源来替代鱼粉,不但会降低鱼体增重,而且还影响肠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主要表现为皱襞高度降低、顶端脱落、固有层加宽等,导致其病理学和免疫方面发生相应变化,如何进一步提高植物蛋白源的使用量,而又不导致水产动物的肠道病变、免疫力下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技术原理及性能; 功能性氨基酸Arg能促进动物和人类的生长、抑制疾病,表明了它们在动物免疫防御和肠道功能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然而,功能性氨基酸在水产动物上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最近的研究发现,Arg及其代谢产物能显著影响鱼类的生长、免疫力及抗病力,并且有改善肠道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本项目以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点带石斑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摄食生长实验,研究点带石斑鱼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并添加不同水平的Arg后,对其代谢及点带石斑鱼代谢及免疫力相关敏感指标,建立点带石斑鱼Arg与代谢、肠道结构和免疫力之间的关系,从分子水平上探明Arg对鱼体营养代谢和免疫力的作用机理。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首次开展并阐明鱼类功能性氨基酸Arg 的营养代谢和鱼类肠道形态结构、免疫力之间的关系,丰富了鱼营养免疫学内容。 (2)将植物蛋白替代与功能性氨基酸结合起来研究,为点带石斑鱼实际饲料中进一步提高植物蛋白源添加量,降低饲料成本提供理论基础。 4、 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当石斑鱼饲料中豆粕替代30%的鱼粉蛋白,精氨酸添加量为0.5~1%时,石斑鱼生长最好,优于20%蛋白替代组。本技术适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