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9867]颗粒生物活性复混肥生产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肥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技术成果于1992年9月通过国家教委的技术鉴定,并在1994年获得第六届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获得中国专利十年成就展金奖。中国发明专利。颗粒生物活性复混肥是在生物活性磷钾复合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将无机有机肥料和生物活化剂这两大部分分别配制、分别造粒后,再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制成的一种完全新型生物复混肥,是集氮、磷、钾、有机质、活性菌等为一体的新肥源。该生物肥料中的肥料可以是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复混肥、有机肥之一种肥料或一种以上肥料的混合物,其中的生物活化剂是具有解磷解钾促生抑病且抗逆性强的多功能活性微生物菌体。该种新型生物配方肥料既能向农作物供肥又能向作物根际土壤中引植有益微生物优势群体,达到肥田壮苗促防病优质高产的生产目的,而且能改善土质,有益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该种集无机肥、有机肥、微生物肥三为一体的新型颗粒生物活性复混肥是今后的发展趋势。适用于多种土壤各种农作物。田间肥效试验表明,在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在棉花、烟草、甘蔗等经济作物以及瓜果蔬菜上增产普遍在10%以上。可根据土壤作物来调节氮磷钾比例确定施肥量,一般亩施50公斤。可作基肥,亦可作追肥。技术指标:颗粒生产活性复混肥由颗粒状肥料和颗粒状活化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通用型比例为90-95%颗粒肥料与5-10%颗粒活化剂,具体指标如下:颗粒状肥料:氮>10%;磷(P<,2>O<,5>)8-12%;钾(K<,2>O)8-12%;有机质>5%;颗粒状活化剂:>10<'8>个活菌/克(以有机物如草炭作载体)。 设备投资: 配料机、混合机、自动烘干造粒机、包装机、灭菌设备、锅炉、摇床等。年产2万吨规模的固定资产及土建投资约380万元;产值估计(1350元/吨)为2700万元,成本估计为2200万元;利税估计为500万元。转让情况:全国已转让数家(已有无机复混肥生产线的厂家接产,年产1万吨仅需增加设备投资20-30万元,投资少,见效快)。 具体指标如下:颗粒状肥料:氮>10%;磷(P<,2>O<,5>)8-12%;钾(K<,2>O)8-12%;有机质>5%;颗粒状活化剂:>10<"8>个活菌/克(以有机物如草炭作载体)。
该项目技术成果于1992年9月通过国家教委的技术鉴定,并在1994年获得第六届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获得中国专利十年成就展金奖。中国发明专利。颗粒生物活性复混肥是在生物活性磷钾复合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将无机有机肥料和生物活化剂这两大部分分别配制、分别造粒后,再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制成的一种完全新型生物复混肥,是集氮、磷、钾、有机质、活性菌等为一体的新肥源。该生物肥料中的肥料可以是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复混肥、有机肥之一种肥料或一种以上肥料的混合物,其中的生物活化剂是具有解磷解钾促生抑病且抗逆性强的多功能活性微生物菌体。该种新型生物配方肥料既能向农作物供肥又能向作物根际土壤中引植有益微生物优势群体,达到肥田壮苗促防病优质高产的生产目的,而且能改善土质,有益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该种集无机肥、有机肥、微生物肥三为一体的新型颗粒生物活性复混肥是今后的发展趋势。适用于多种土壤各种农作物。田间肥效试验表明,在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在棉花、烟草、甘蔗等经济作物以及瓜果蔬菜上增产普遍在10%以上。可根据土壤作物来调节氮磷钾比例确定施肥量,一般亩施50公斤。可作基肥,亦可作追肥。技术指标:颗粒生产活性复混肥由颗粒状肥料和颗粒状活化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通用型比例为90-95%颗粒肥料与5-10%颗粒活化剂,具体指标如下:颗粒状肥料:氮>10%;磷(P<,2>O<,5>)8-12%;钾(K<,2>O)8-12%;有机质>5%;颗粒状活化剂:>10<'8>个活菌/克(以有机物如草炭作载体)。 设备投资: 配料机、混合机、自动烘干造粒机、包装机、灭菌设备、锅炉、摇床等。年产2万吨规模的固定资产及土建投资约380万元;产值估计(1350元/吨)为2700万元,成本估计为2200万元;利税估计为500万元。转让情况:全国已转让数家(已有无机复混肥生产线的厂家接产,年产1万吨仅需增加设备投资20-30万元,投资少,见效快)。 具体指标如下:颗粒状肥料:氮>10%;磷(P<,2>O<,5>)8-12%;钾(K<,2>O)8-12%;有机质>5%;颗粒状活化剂:>10<"8>个活菌/克(以有机物如草炭作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