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1)任务来源 本项目来源于校企合作横向项目(项目名称:含磷钾矿复合微生物肥料生产关键技术研发)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本项目成果主要应用于微生物肥料领域。技术原理就是利用复合微生物菌种,以自然界存在的大量废弃生物质如落叶和秸秆等作为碳源,分解中低品位磷矿和钾长石矿,从而实现含磷钾矿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 (3)性能指标 本项目成果的性能指标包括三方面:1)获得八株高效菌株;2)开发四种新工艺;3)获得最优复合微生物菌群。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本项目成果相比国内外同类技术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国内外未见研究与本项目相同的含磷钾矿复合微生物肥料生产关键技术。 (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本项目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如下:1)获得了八株高效菌株。2)开发了四种新工艺。3)获得了最优的复合微生物菌群。 (6)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本项目目前已完全投产,自2016年应用新工艺后,已形成年产含磷钾矿复合微生物肥料60万吨的市场供应规模,累积产量达208.5万吨,应用于130万亩农田,销售收入累计达36.7亿元,上缴税金5918万元,项目完成后新增200余人就业,有效助力了我国可持续精准脱贫。本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我省中低品位磷矿和钾长石尾矿固废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而且以磷、钾矿为原料制备复合微生物肥料,符合国家当前“两减”(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大力发展以有机肥、生物肥为代表的绿色循环产业引导政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 (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目前项目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改进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力争达到年产100万吨含磷钾矿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规模。
(1)任务来源 本项目来源于校企合作横向项目(项目名称:含磷钾矿复合微生物肥料生产关键技术研发)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本项目成果主要应用于微生物肥料领域。技术原理就是利用复合微生物菌种,以自然界存在的大量废弃生物质如落叶和秸秆等作为碳源,分解中低品位磷矿和钾长石矿,从而实现含磷钾矿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 (3)性能指标 本项目成果的性能指标包括三方面:1)获得八株高效菌株;2)开发四种新工艺;3)获得最优复合微生物菌群。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本项目成果相比国内外同类技术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国内外未见研究与本项目相同的含磷钾矿复合微生物肥料生产关键技术。 (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本项目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如下:1)获得了八株高效菌株。2)开发了四种新工艺。3)获得了最优的复合微生物菌群。 (6)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本项目目前已完全投产,自2016年应用新工艺后,已形成年产含磷钾矿复合微生物肥料60万吨的市场供应规模,累积产量达208.5万吨,应用于130万亩农田,销售收入累计达36.7亿元,上缴税金5918万元,项目完成后新增200余人就业,有效助力了我国可持续精准脱贫。本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我省中低品位磷矿和钾长石尾矿固废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而且以磷、钾矿为原料制备复合微生物肥料,符合国家当前“两减”(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大力发展以有机肥、生物肥为代表的绿色循环产业引导政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 (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目前项目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改进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力争达到年产100万吨含磷钾矿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