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任务来源: 本项目来自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宗粮食绿色加工技术与产品”中课题“玉米淀粉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34B07)”,属于农产品深加工科学 技术领域。 淀粉糖是以淀粉为原料,运用生物技术经过液化、糖化、精制而成。因玉米淀粉在淀粉产量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淀粉糖中85%左右是以玉米淀粉为生产原料。淀粉糖浆不但具有蔗糖的甜味感,而且有许多蔗糖所不具备的加工性能,;同时,淀粉糖浆口感纯正,基本不影响原有食品成分的风味,且成形性能好、热值低、保湿性强、食用不过敏、营养保健功能优于蔗糖等;另外,淀粉糖生产的原料广泛,能全年生产,不像甘蔗和甜菜原料,生产期不到半年。但也需注意到:在淀粉糖传统生产工艺中,经过活性炭脱色、离子交换脱盐处理得到的糖化液,虽然纯度有一定提高,但是浓度却较低,这种糖化液必须经过蒸发浓缩处理。考虑到每吨淀粉糖生产所需蒸发的水量达到1.5吨甚至更多,因此,淀粉糖生产中蒸发浓缩步骤所需能耗相当大,糖化液蒸发浓缩的能耗成本在淀粉糖生产成本中应该占了较大比重。为了降低淀粉糖生产成本,必须有效降低糖化液蒸发浓缩的能耗,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淀粉的初始浓度,减少淀粉乳中的初始水分含量,使糖化液中固形物含量增加,所需蒸发水量明显减少。 本项目主要是突破高浓度玉米淀粉生物酶法液化、糖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形成玉米淀粉在高浓度下生物酶法液化、糖化工艺技术路线,明显降低水的消耗,减少糖液浓缩的能耗,减少废水的排放,淀粉乳初始浓度从25~35%提高到50%。 利用本项目技术开发的淀粉糖各项性能指标经检测均达到或优于淀粉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15203-2014的要求。 在本项目研究和所建立体系的基础上,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6项,形成了涵盖高浓度淀粉液化、糖化技术、淀粉酶性能优化技术的专利群;发表论文6篇(其中1篇被SCI收录);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
任务来源: 本项目来自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宗粮食绿色加工技术与产品”中课题“玉米淀粉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34B07)”,属于农产品深加工科学 技术领域。 淀粉糖是以淀粉为原料,运用生物技术经过液化、糖化、精制而成。因玉米淀粉在淀粉产量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淀粉糖中85%左右是以玉米淀粉为生产原料。淀粉糖浆不但具有蔗糖的甜味感,而且有许多蔗糖所不具备的加工性能,;同时,淀粉糖浆口感纯正,基本不影响原有食品成分的风味,且成形性能好、热值低、保湿性强、食用不过敏、营养保健功能优于蔗糖等;另外,淀粉糖生产的原料广泛,能全年生产,不像甘蔗和甜菜原料,生产期不到半年。但也需注意到:在淀粉糖传统生产工艺中,经过活性炭脱色、离子交换脱盐处理得到的糖化液,虽然纯度有一定提高,但是浓度却较低,这种糖化液必须经过蒸发浓缩处理。考虑到每吨淀粉糖生产所需蒸发的水量达到1.5吨甚至更多,因此,淀粉糖生产中蒸发浓缩步骤所需能耗相当大,糖化液蒸发浓缩的能耗成本在淀粉糖生产成本中应该占了较大比重。为了降低淀粉糖生产成本,必须有效降低糖化液蒸发浓缩的能耗,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淀粉的初始浓度,减少淀粉乳中的初始水分含量,使糖化液中固形物含量增加,所需蒸发水量明显减少。 本项目主要是突破高浓度玉米淀粉生物酶法液化、糖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形成玉米淀粉在高浓度下生物酶法液化、糖化工艺技术路线,明显降低水的消耗,减少糖液浓缩的能耗,减少废水的排放,淀粉乳初始浓度从25~35%提高到50%。 利用本项目技术开发的淀粉糖各项性能指标经检测均达到或优于淀粉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15203-2014的要求。 在本项目研究和所建立体系的基础上,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6项,形成了涵盖高浓度淀粉液化、糖化技术、淀粉酶性能优化技术的专利群;发表论文6篇(其中1篇被SCI收录);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