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8515]脂溶性红曲红、黄色素新品种的研究及开发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食品饮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系福建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承担的福建省科技厅科研项目“脂溶性红曲红、黄色素新品种的研究及开发”(98-Z-100),于1998年申请,当年9月正式立项,于2004年4月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该项目以乙酐处理红曲色素和溶剂代换法,制备了新型脂溶性红曲红色素和黄色素;针对当前红曲色素共生的桔霉素污染问题,采用的碱处理法去除红曲色素中残留的桔霉素,解决了产业上重要的技术问题;还对红曲代谢产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新成果。经福建省农科院信息情报研究所科技查新表明:“未见通过乙酐、乙酸丁酯处理制得脂溶性红曲红、黄色素新品种的相关报道。”制备的脂溶性红曲红色素和黄色素可以达到下列技术指标:指标红色素   黄色素色调:  红(λmax=507nm)黄(λmax=490nm)溶解性:可溶于油脂   可溶于油脂耐热性:95℃加热8小时,吸光度保留78% 95℃加热4.5小时,吸光度保留75%耐光性:阳光下直晒2小时,吸光度保留70%   阳光下直晒1小时,吸光度保留50%金属离子的影响:几乎不受金属离子影响。该课题的主要特色为:通过进行红曲色素衍生物的制备,改变了色素的溶解性,拓宽了这种色素的应用范围。与前期开发的水溶性红曲红色素和黄色素结合,形成了亲水性和憎水性兼有、红色和黄色俱备的红曲色素系列产品。该课题具有投资较少,附加值高的特点,为粮食深度加工,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该课题的创新之处为:通过乙酐、乙酸丁酯处理制得脂溶性红曲红、黄色素新品种,拓宽了红曲色素的应用范围。该工艺路线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操作,不会造成产品和环境污染。该项目的最终实施,可望取得下列效益:1、目前可供使用的脂溶性天然食用色素只有辣椒红和β-胡萝卜素两种,通过该项目的开发,拓展了脂溶性食用色素品种。2、以目前已经开发的红曲色素为原料,生产憎水性红曲色素,成本在200元以下,以可比的辣椒红素市价计(500元/千克),利润率为60%,即30万元/吨。3、采用该项目的生产技术,不会造成产品和环境污染。4、该项目具有投资较少,附加值高的特点,为粮食深度加工,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该项目系福建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承担的福建省科技厅科研项目“脂溶性红曲红、黄色素新品种的研究及开发”(98-Z-100),于1998年申请,当年9月正式立项,于2004年4月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该项目以乙酐处理红曲色素和溶剂代换法,制备了新型脂溶性红曲红色素和黄色素;针对当前红曲色素共生的桔霉素污染问题,采用的碱处理法去除红曲色素中残留的桔霉素,解决了产业上重要的技术问题;还对红曲代谢产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新成果。经福建省农科院信息情报研究所科技查新表明:“未见通过乙酐、乙酸丁酯处理制得脂溶性红曲红、黄色素新品种的相关报道。”制备的脂溶性红曲红色素和黄色素可以达到下列技术指标:指标红色素   黄色素色调:  红(λmax=507nm)黄(λmax=490nm)溶解性:可溶于油脂   可溶于油脂耐热性:95℃加热8小时,吸光度保留78% 95℃加热4.5小时,吸光度保留75%耐光性:阳光下直晒2小时,吸光度保留70%   阳光下直晒1小时,吸光度保留50%金属离子的影响:几乎不受金属离子影响。该课题的主要特色为:通过进行红曲色素衍生物的制备,改变了色素的溶解性,拓宽了这种色素的应用范围。与前期开发的水溶性红曲红色素和黄色素结合,形成了亲水性和憎水性兼有、红色和黄色俱备的红曲色素系列产品。该课题具有投资较少,附加值高的特点,为粮食深度加工,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该课题的创新之处为:通过乙酐、乙酸丁酯处理制得脂溶性红曲红、黄色素新品种,拓宽了红曲色素的应用范围。该工艺路线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操作,不会造成产品和环境污染。该项目的最终实施,可望取得下列效益:1、目前可供使用的脂溶性天然食用色素只有辣椒红和β-胡萝卜素两种,通过该项目的开发,拓展了脂溶性食用色素品种。2、以目前已经开发的红曲色素为原料,生产憎水性红曲色素,成本在200元以下,以可比的辣椒红素市价计(500元/千克),利润率为60%,即30万元/吨。3、采用该项目的生产技术,不会造成产品和环境污染。4、该项目具有投资较少,附加值高的特点,为粮食深度加工,提供了一条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