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11738]通讯用红外偏振玻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建筑材料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武汉理工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湖北武汉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1、项目简介 红外偏振玻璃是将针状纳米金属离子定向排列于玻璃中,是光隔离器、光纤连接器、光开关、光纤耦合器等光电子信息器件、光传感器、光探测器以及各种采用偏振光的器件中所必须的原材料,与偏光晶体相比,它在器件的小型化,优秀的光学性能,很广的收光角及耐热性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并可取代昂贵的天然材料,其优异的起偏性能和耐温性能是有机偏光材料难以比拟的,对促进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及光谷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低消光比的大面积偏振玻璃可应用于汽车灯罩,以减少行车时因前方车灯眩目的灯光而引发的事故。 本项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研究消光比达10000:1以上的吸收型红外偏振玻璃及其批量化生产技术,并利用这种红外偏振玻璃开发新型光传感器,以满足光通讯产业、汽车工业和其它领域的需要,填补国内在红外偏振玻璃研究与生产方面的空白。本项目已完成中试,对偏振玻璃制备中的拉伸还原工艺,进行了扎实的研究工作,并探索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偏振玻璃拉伸还原制造工艺,包括偏振玻璃基础配方组成、电场熔盐-离子交换工艺在拉伸还原中的应用技术等。 对金属吸收型偏振玻璃体系的研究,偏振玻璃微观结构方面的表征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对偏振玻璃批量生产的工程化技术,包括批量生产设备选择与定型、技术经济参数等进行了研究,同时制备出了具有高消光比的红外偏振玻璃,其主要性能指标基本符合光通讯器件,如光隔离器等产品的各项技术性能要求,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主要技术指标及产品规格 消光比: >30000:1(45dB)以上 透光率:>95% 适用波长范围:1.3~1.6?m 波谱平坦度:在上述波长范围内 ±3~5% 规格: < 3 x 3 x (0.2~0.5) mm3 中试成品率达到70%以上。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适用范围、目前市场状况与市场前景 作为一种新型的偏光材料,红外偏振玻璃的产业化对我国偏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对我国的新型检测、光通讯、立体电视、保护隐私的窗玻璃等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应用前景广泛。 应用情况 已在国内几家光器件公司试用,效果良好,可替代进口偏振玻璃。该项目的中试研究已于2005年元月通过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打破了国外垄断,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效益分析: 在国内,由于目前这种红外偏振玻璃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需要花掉大量的外汇,所以用量还比较小。对国内来说,目前每年红外偏振玻璃的市场为1000万元左右。 该项目的偏振玻璃的工业化生产,可以在节省大量外汇的同时,推进我国光通讯技术、特别是光电集成技术的发展,使红外偏振玻璃的市场扩大到数千万元乃至数亿元。并且,这种偏振玻璃可以用于其它许多领域,以提高以往光探测器件的灵敏度和精度,推动工业技术的发展,如汽车上的光传感与检测器件,光电流、电压检测器件以及其它光检测器件等,其市场将十分可观。以器件计算,将可达到数亿元的市场。与目前国外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可以出口。 厂房条件建议: 实施条件 按年产100万片(2 x 2 x 0.2~0.5 mm3),总投资约1000万元,按每片40元计算,年产值4000万元,利税可达1500~2000万元。原材料等可国内进货,生产设备除拉伸机和还原处理设备需要定制以外,其它设备可在国内外购买定型产品。厂房所需面积200 m2,职工40名左右,对环境无危害。 备注: 无
技术投资分析: 1、项目简介 红外偏振玻璃是将针状纳米金属离子定向排列于玻璃中,是光隔离器、光纤连接器、光开关、光纤耦合器等光电子信息器件、光传感器、光探测器以及各种采用偏振光的器件中所必须的原材料,与偏光晶体相比,它在器件的小型化,优秀的光学性能,很广的收光角及耐热性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并可取代昂贵的天然材料,其优异的起偏性能和耐温性能是有机偏光材料难以比拟的,对促进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及光谷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低消光比的大面积偏振玻璃可应用于汽车灯罩,以减少行车时因前方车灯眩目的灯光而引发的事故。 本项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研究消光比达10000:1以上的吸收型红外偏振玻璃及其批量化生产技术,并利用这种红外偏振玻璃开发新型光传感器,以满足光通讯产业、汽车工业和其它领域的需要,填补国内在红外偏振玻璃研究与生产方面的空白。本项目已完成中试,对偏振玻璃制备中的拉伸还原工艺,进行了扎实的研究工作,并探索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偏振玻璃拉伸还原制造工艺,包括偏振玻璃基础配方组成、电场熔盐-离子交换工艺在拉伸还原中的应用技术等。 对金属吸收型偏振玻璃体系的研究,偏振玻璃微观结构方面的表征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对偏振玻璃批量生产的工程化技术,包括批量生产设备选择与定型、技术经济参数等进行了研究,同时制备出了具有高消光比的红外偏振玻璃,其主要性能指标基本符合光通讯器件,如光隔离器等产品的各项技术性能要求,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主要技术指标及产品规格 消光比: >30000:1(45dB)以上 透光率:>95% 适用波长范围:1.3~1.6?m 波谱平坦度:在上述波长范围内 ±3~5% 规格: < 3 x 3 x (0.2~0.5) mm3 中试成品率达到70%以上。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适用范围、目前市场状况与市场前景 作为一种新型的偏光材料,红外偏振玻璃的产业化对我国偏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对我国的新型检测、光通讯、立体电视、保护隐私的窗玻璃等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应用前景广泛。 应用情况 已在国内几家光器件公司试用,效果良好,可替代进口偏振玻璃。该项目的中试研究已于2005年元月通过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打破了国外垄断,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效益分析: 在国内,由于目前这种红外偏振玻璃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需要花掉大量的外汇,所以用量还比较小。对国内来说,目前每年红外偏振玻璃的市场为1000万元左右。 该项目的偏振玻璃的工业化生产,可以在节省大量外汇的同时,推进我国光通讯技术、特别是光电集成技术的发展,使红外偏振玻璃的市场扩大到数千万元乃至数亿元。并且,这种偏振玻璃可以用于其它许多领域,以提高以往光探测器件的灵敏度和精度,推动工业技术的发展,如汽车上的光传感与检测器件,光电流、电压检测器件以及其它光检测器件等,其市场将十分可观。以器件计算,将可达到数亿元的市场。与目前国外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可以出口。 厂房条件建议: 实施条件 按年产100万片(2 x 2 x 0.2~0.5 mm3),总投资约1000万元,按每片40元计算,年产值4000万元,利税可达1500~2000万元。原材料等可国内进货,生产设备除拉伸机和还原处理设备需要定制以外,其它设备可在国内外购买定型产品。厂房所需面积200 m2,职工40名左右,对环境无危害。 备注: 无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5001458号

运营商: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