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1316]小黑麦品种“新小黑麦5号”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于1999年从东北农业大学引进的粮饲兼用型小黑麦后代材料99-96026,又用系谱法多次单株选择而成。2007年2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进行登记并命名为新小黑麦5号。品种登记编号为“新登小黑麦2007年01号”。特征特性:1.穗部及籽粒性状:穗纺锤型,小穗密度中等偏密,白穗、长芒,穗长10-11cm,主穗粒数52-56粒,籽粒淡红色,半角质,饱满度好,千粒重45-48g,容重770-780g/L;2.植株性状:株高100-115cm,由于茎杆粗壮,故其抗倒能力强;3.抗性:对叶锈和条锈高抗至免疫,对白粉病免疫;黑胚率低,耐盐碱、耐瘠薄、耐干旱能力较强;4.生育期:春性、中晚熟。生育期比对照小麦品种新春6号长5-7天;5.品质:籽粒粗蛋白含量13.1%,扬花后10天饲草的粗蛋白含量11.7%,粗脂肪含量7.7%,粗纤维含量35.4%,籽粒和饲草品质均较好,可粮饲兼用。在适宜种植区域内的中上等水肥条件下,一般籽粒亩产可达500kg,具有亩产600kg以上的产量潜力。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期和播种量:开春后适期早播,亩播量22-25kg为宜。2.选地:由于耐瘠性、耐盐碱性较好,可在有一定盐碱、肥力中等的土地上种植。3.施肥:每亩可用15kg磷酸二胺、8kg尿素作基肥,3-5kg尿素作种肥,8-10kg尿素作追肥。4.灌水:全生育期各地灌水次数5-7次不等,在后期高温地区应适当推迟停水时间。品种适应范围在新疆春麦区及冬春麦兼种区均可种植。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于1999年从东北农业大学引进的粮饲兼用型小黑麦后代材料99-96026,又用系谱法多次单株选择而成。2007年2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进行登记并命名为新小黑麦5号。品种登记编号为“新登小黑麦2007年01号”。特征特性:1.穗部及籽粒性状:穗纺锤型,小穗密度中等偏密,白穗、长芒,穗长10-11cm,主穗粒数52-56粒,籽粒淡红色,半角质,饱满度好,千粒重45-48g,容重770-780g/L;2.植株性状:株高100-115cm,由于茎杆粗壮,故其抗倒能力强;3.抗性:对叶锈和条锈高抗至免疫,对白粉病免疫;黑胚率低,耐盐碱、耐瘠薄、耐干旱能力较强;4.生育期:春性、中晚熟。生育期比对照小麦品种新春6号长5-7天;5.品质:籽粒粗蛋白含量13.1%,扬花后10天饲草的粗蛋白含量11.7%,粗脂肪含量7.7%,粗纤维含量35.4%,籽粒和饲草品质均较好,可粮饲兼用。在适宜种植区域内的中上等水肥条件下,一般籽粒亩产可达500kg,具有亩产600kg以上的产量潜力。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期和播种量:开春后适期早播,亩播量22-25kg为宜。2.选地:由于耐瘠性、耐盐碱性较好,可在有一定盐碱、肥力中等的土地上种植。3.施肥:每亩可用15kg磷酸二胺、8kg尿素作基肥,3-5kg尿素作种肥,8-10kg尿素作追肥。4.灌水:全生育期各地灌水次数5-7次不等,在后期高温地区应适当推迟停水时间。品种适应范围在新疆春麦区及冬春麦兼种区均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