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027655]基于绿色理念的山区高速公路养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公路运输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00公里,但受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制约,山区高速公路桥隧比例高,修建及养护难度大。加之受交通量迅速增长、超载、渠化交通等影响,部分高速公路通车后,短的2~3年,长的5~6年就得对桥梁、隧道及路面进行维修处治,公路的使用寿命与设计年限相比差距很大。另外,山区高速公路自然灾害频发,对公路应急抢险现代化水平要求高,使养护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在保证路况良好、通畅,延长公路寿命并将寿命周期内养护成本降到最低,已成为山区高速公路养护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该项目基于绿色理念,紧密围绕山区高速公路路面、桥梁、隧道、应急抢险等养护技术,研发养护材料、创新养护工艺。以《绿色公路评价标准》为纲领,将养护技术纳入绿色公路养护评价中,经过近8年的产学研联合攻关,攻克了公路旧桥加固检验评定、隧道渗漏水处治、路面热再生技术、公路养护应急抢险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山区高速公路养护关键技术及材料。主要内容及科技创新点如下:首次定义了绿色公路的内涵,提出了绿色公路评价标准,建立了绿色公路分阶段评价体系,实现了公路养护水平的定量评价。提出了化灌与多脉冲电防渗相结合的绿色环保处治隧道渗漏水技术,延长了隧道渗漏水处治的维修周期,可保持隧道长期干燥达30年;构建了桥梁加固质量检验评定模型和指标体系,建立了多种桥型加固质量综合检验评定方法,提高了桥梁加固质量及加固工程的耐久性,平均每座桥可较拆除重建节约工程造价70%以上。研发了绿色路面预防性养护材料,延长路面使用寿命40%,建立了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生产技术指标体系,解决了热再生混合料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难题,使旧料利用率提高到50%。提出了移动式360°全景拍摄3PD图像采集技术,研制了移动式360°高解像度全景拍摄3PD图像采集设施,实时采集图像达9600万像素,建立了信息化无盲区应急抢险指挥系统及可视化公路信息系统数据库,使公路应急抢险效率提高30%,大大减少了人员及财产损失。成果获得国家级工法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项、外观设计1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布云南省地方标准2项、出版指南1部。发表EI论文1篇。经交通运输部组织鉴定,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已在云南楚大、平锁、富龙等十几条高速公路成功应用,累计应用里程达1890公里,研制的新材料及抢险设备应用于42个不同路段中,产生经济效益8.99亿元,极大的推动了山区高速公路养护技术进步。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00公里,但受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制约,山区高速公路桥隧比例高,修建及养护难度大。加之受交通量迅速增长、超载、渠化交通等影响,部分高速公路通车后,短的2~3年,长的5~6年就得对桥梁、隧道及路面进行维修处治,公路的使用寿命与设计年限相比差距很大。另外,山区高速公路自然灾害频发,对公路应急抢险现代化水平要求高,使养护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在保证路况良好、通畅,延长公路寿命并将寿命周期内养护成本降到最低,已成为山区高速公路养护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该项目基于绿色理念,紧密围绕山区高速公路路面、桥梁、隧道、应急抢险等养护技术,研发养护材料、创新养护工艺。以《绿色公路评价标准》为纲领,将养护技术纳入绿色公路养护评价中,经过近8年的产学研联合攻关,攻克了公路旧桥加固检验评定、隧道渗漏水处治、路面热再生技术、公路养护应急抢险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山区高速公路养护关键技术及材料。主要内容及科技创新点如下:首次定义了绿色公路的内涵,提出了绿色公路评价标准,建立了绿色公路分阶段评价体系,实现了公路养护水平的定量评价。提出了化灌与多脉冲电防渗相结合的绿色环保处治隧道渗漏水技术,延长了隧道渗漏水处治的维修周期,可保持隧道长期干燥达30年;构建了桥梁加固质量检验评定模型和指标体系,建立了多种桥型加固质量综合检验评定方法,提高了桥梁加固质量及加固工程的耐久性,平均每座桥可较拆除重建节约工程造价70%以上。研发了绿色路面预防性养护材料,延长路面使用寿命40%,建立了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生产技术指标体系,解决了热再生混合料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难题,使旧料利用率提高到50%。提出了移动式360°全景拍摄3PD图像采集技术,研制了移动式360°高解像度全景拍摄3PD图像采集设施,实时采集图像达9600万像素,建立了信息化无盲区应急抢险指挥系统及可视化公路信息系统数据库,使公路应急抢险效率提高30%,大大减少了人员及财产损失。成果获得国家级工法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项、外观设计1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布云南省地方标准2项、出版指南1部。发表EI论文1篇。经交通运输部组织鉴定,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已在云南楚大、平锁、富龙等十几条高速公路成功应用,累计应用里程达1890公里,研制的新材料及抢险设备应用于42个不同路段中,产生经济效益8.99亿元,极大的推动了山区高速公路养护技术进步。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合肥巢湖经开区网上技术交易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5001458号

运营商: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