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1262]纳米聚硅减阻增注剂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纳米及超细材料
类型:
发明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1010138382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河南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河南开封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产品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支持项目"苛刻环境下润滑抗磨材料的基础研究"(2007CB607606)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持项目"纳米减阻增注材料及其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的目标产品。本产品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主要用于(超)低渗透油田的原油注水开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纳米聚硅减阻增注剂是利用原位表面修饰技术制备的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超疏水性纳米聚硅材料,在纳米微粒表面以化学键修饰有钉扎性和疏水性的有机官能团。通过调节纳米微粒表面的极性,可使其在多种有机介质或水性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通过携带剂将纳米微粒注入低渗透油田注水井中,可使其牢固钉扎在岩隙的表面,形成超疏水层,从而降低水化膜的厚度,降低注入水的流动阻力。达到降低注水压力,增加注水量,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石油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基础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日显突出。目前,我国已探明低渗透油田地质储量近50亿吨。注水二次采油是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最为经济有效的开采方式。普遍存在着空隙度小、注水压力高,难以保障注水量等问题。酸化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降压增注手段,但应用于低渗透油田,有效期短,施工频繁,易对地层造成伤害。
本项目研制并试施工的纳米减阻增注材料,应用于低渗透油田注水井的增注是一套全新的增注理论和技术,可大幅度降低注入水在孔隙中的流动阻力,同时避免水化现象的发生,防止粘土颗粒的膨胀和扩散,保护油层、解除伤害。纳米减阻增注材料针对性强,施工有效率高(大于90%)、有效期长(6-24月),适用范围宽。特别是在注污水井上试验的成功以及用水作为主要携带剂,大大节约了成本,拓展了纳米减阻增注技术的应用领域,经济效益显著,因此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经济收益分析:
年产50吨纳米聚硅减阻增注剂微粒可实现产值5000万元,利润2500万元以上,上缴税收1500万元以上。
50吨纳米产品可施工1000口井,增加采储量1250万吨。桶油价格以70美元计算,净现值330亿元(RMB)。平均每口井井口压力下降2MPa计算,可节约用电580万千瓦时。
本产品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支持项目"苛刻环境下润滑抗磨材料的基础研究"(2007CB607606)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持项目"纳米减阻增注材料及其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的目标产品。本产品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主要用于(超)低渗透油田的原油注水开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纳米聚硅减阻增注剂是利用原位表面修饰技术制备的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超疏水性纳米聚硅材料,在纳米微粒表面以化学键修饰有钉扎性和疏水性的有机官能团。通过调节纳米微粒表面的极性,可使其在多种有机介质或水性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通过携带剂将纳米微粒注入低渗透油田注水井中,可使其牢固钉扎在岩隙的表面,形成超疏水层,从而降低水化膜的厚度,降低注入水的流动阻力。达到降低注水压力,增加注水量,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石油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基础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日显突出。目前,我国已探明低渗透油田地质储量近50亿吨。注水二次采油是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最为经济有效的开采方式。普遍存在着空隙度小、注水压力高,难以保障注水量等问题。酸化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降压增注手段,但应用于低渗透油田,有效期短,施工频繁,易对地层造成伤害。
本项目研制并试施工的纳米减阻增注材料,应用于低渗透油田注水井的增注是一套全新的增注理论和技术,可大幅度降低注入水在孔隙中的流动阻力,同时避免水化现象的发生,防止粘土颗粒的膨胀和扩散,保护油层、解除伤害。纳米减阻增注材料针对性强,施工有效率高(大于90%)、有效期长(6-24月),适用范围宽。特别是在注污水井上试验的成功以及用水作为主要携带剂,大大节约了成本,拓展了纳米减阻增注技术的应用领域,经济效益显著,因此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经济收益分析:
年产50吨纳米聚硅减阻增注剂微粒可实现产值5000万元,利润2500万元以上,上缴税收1500万元以上。
50吨纳米产品可施工1000口井,增加采储量1250万吨。桶油价格以70美元计算,净现值330亿元(RMB)。平均每口井井口压力下降2MPa计算,可节约用电580万千瓦时。